
毛泽东给毛岸英、毛岸青的信
早以前,接到岸英的长信,岸清的信,岸英寄来的照片本,单张相片,并且是几次的信与照片,我都未复,很对你们不起,知你们悬念。
你们长进了,很欢喜的。岸英文理通顺,字也写得不坏,有进取的志气,是很好的。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,趁着年纪尚轻,多向自然科学学习,少谈些政治。政治是要谈的,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,社会科学辅之。将来可倒置过来,以社会科学为主,自然科学为辅。总之注意科学,只有科学是真学问,将来用处无穷。人家恭维你抬举你,这有一样好处,就是鼓励你上进;但有一样坏处,就是易长自满之气,得意忘形,有不知脚踏实地、实事求是的危险。你们有你们的前程,或好或坏,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,我不想来
2021-11-11

《颜氏家训》精华 (南北朝) • 颜之推
原文:夜觉晓非,今悔昨失。(《颜氏家训·序致篇》)
译文:早晨有过失,晚上就要醒悟;昨天做错了事,今天则应悔改。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。人对于自己的缺点过失,要及时改正。知过即改是超越自我的必然要求。曾子说: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说的也是人要经常反省、检查自己,从而改正过失,纠正错误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重要的是有了错误能及时发现、及时改正,不能有错不改,让小错酿成大错。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
原文: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,每不能然,饮食运为,恣其所欲,宜诫翻奖,应呵反笑,至有识知,谓法当尔,骄慢已习,方复制之,捶挞至死而无威,忿怒日隆而增怨,逮于成长,终为败德。(《
2021-11-11

《命子迁》
【原文】
余死,汝必为太史,为太史,无忘吾所欲论著矣!
且夫孝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此孝之大者!
夫天下称诵周公,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,宣周召之风……幽厉之后,王道缺,礼乐衰,孔子修旧起废,论《诗》《书》,作《春秋》,则学者至今则之。自获麟以来,四百有余岁,而诸侯相兼,史记放绝;
今汉兴,海内一统,明主贤君,忠臣死义之士,余为太史而弗论载,废天下之史文,余甚惧焉!汝其念哉!
【译文】
我死了,你必将接任我的太史令一职,成为太史的你,切勿忘记我渴望完成的著述啊。
谈起“孝道”,基点和起点是奉敬亲人,过程中
2021-11-11

《诫皇属》
【原文】朕即位十三年矣,外绝游览之乐,内却声色之娱。汝等生于富贵,长自深宫,夫帝子亲王,先须克已。每著一衣,则悯蚕妇;每餐一食,则念耕夫。至于听断之间,勿先恣其喜怒。朕每亲监庶政,岂敢惮于焦劳。汝等勿鄙人短,勿恃己长,乃可永久高贵,以保终吉。先贤有言:“逆吾者是吾师,顺吾者是吾贼”。不可不察也。
【译文】我在位做皇帝十三年了,没有四处游玩也没有沉溺于歌舞女色的欢娱而耽误正事。你们这些人出生在富贵的家庭里,又从小在深宫中长大。作为皇亲国戚,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恪守本分。每穿一件衣服,都要想想贫苦养蚕卖丝为生的妇人;每吃一顿饭,都要想想穷苦耕田种地的汉子。你们根据耳闻目见来
2021-11-11

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和《诫外甥书》
【原文】《诫子书》曰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”
《诫外甥书》曰:“夫志当存高远,慕先贤,绝情欲,弃疑滞。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,恻然有所感。忍屈伸,去细碎,广咨问,除嫌吝,虽有淹留,何损于美趣,何患于不济。若志不强毅,意气不慷慨,徒碌碌滞于俗,默默束于情,永窜伏不庸,不免于下流。”
【译文】君子的行为操守,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,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。不恬静寡欲无
2021-11-11